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農牧廳副廳長趙玉生考察阿巴嘎旗草畜一體化園區
5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農牧廳副廳長趙玉生、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農牧局局長張艷臣來阿巴嘎旗草畜一體化園區指導。在草都集團園區事業部副總裁鄧海東的陪同下,考察團一行深入園區核心功能區,實地調研現代草畜一體化模式的創新實踐。
鄧海東向領導們詳細介紹了園區以現代草畜一體化為核心的產業鏈閉環:“園區以現代草畜一體化為核心,通過牧草收儲和配送、FTMR發酵全混合日糧的生產加工、肉牛托管、育肥流通等環節,降低養殖成本、提升養殖效率,帶動牧民增收”。

考察重點聚焦于園區的“智慧中樞”——牛馬羊中央廚房。在寬敞明亮的FTMR加工中心內,鄧海東重點展示了中央廚房的核心設備與技術優勢:高效資源轉化系統:大型粉碎機與智能配料裝置協同工作,將玉米秸稈等農業副產物與優質牧草精準配比,轉化為高營養發酵飼料,年生產能力達6萬噸,實現“變廢為寶”。精準營養調配技術:依托自動化生產線,根據不同牲畜、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科學調配蛋白質、能量及微量元素,產出定制化發酵全混合日糧(FTMR),顯著提升飼料轉化率。智能化管理平臺:根據草都云集成“現代畜牧業管理平臺”,實時監控投料比例、發酵溫度、生產進度等數據,確保每一批次飼料品質穩定可追溯。

領導們駐足于全自動攪拌發酵設備前,詳細詢問技術細節。鄧海東補充道:“這套系統不僅大幅降低養殖戶的飼喂成本,更通過精準營養調控,使肉牛育肥周期大幅縮短,同時有效緩解草原載畜壓力。目前我們已帶動周邊千戶牧民采用科學飼喂模式。”
考察團對阿巴嘎旗園區給予高度評價:“‘牛馬羊的中央廚房’模式是草畜平衡的關鍵支點。它既破解了飼草短缺與秸稈廢棄難題,又通過標準化生產推動養殖業轉型升級,為草原生態保護與牧業增效找到雙贏路徑。”
— 全文完 —